QMap - 大地坐标控制点(GCP)几何精纠正
几何纠正的目的就是将一幅没有大地坐标的图像,映射到给定的坐标系统。通过映射转换,消除各种因素造成的图像几何位置上的偏差,如挤压、拉伸、扭曲和偏移等,特别适合遥感图像,也适合各种超大图像的拼接。通过几何纠正,可建立各种地理信息的精确定位图像,使以时间为轴心的历史变迁分析变得十分方便。
现按软件功能界面介绍如下:
点击“载入”按钮,载入已经选定的,有特征的大地坐标控制点。待选控制点在对话框顶部的列表框中列出。
2. 配准控制点
点击顶部的列表框中的条目,详细信息在“标识”、“备注”、“大地(x,y)”坐标等编辑框中列出。打开一幅待纠正的图像,选中对应大地坐标对应的屏幕位置,右击鼠标将屏幕坐标和图像名填入对话框中的“图像(x,y)”和“图像名”中,完成一个控制点的配准。点击“插入”按钮将该控制点插入下面的列表框中。
3. 控制点编辑
在对话框中间的列表框中,选中某条目,该条目的全部信息将在“标识”、“备注”、“大地(x,y)”、“图像(x,y)”和“图像名”等被显示出来,并经修改后重新插入。另外,用鼠标左键双击列表框中某数据,其内容也可被修改。
4. 控制点的显示
通过“控制点显示大小”选择,可以改变控制点十字线在图像上的大小,以适合观察。
“锁定控制点显示与图像名”选择是指将控制点与图像绑定,不属于图像的控制点不显示。反之,控制点可显示在不同的图像上。
5. 几何纠正算法选择
a) 二元一次线性: 控制点个数必须等于3,是最容易满足条件的算法。
b) 二元二次非线性: 控制点个数大于等于6,针对中等程度位置偏移图像有满意的效果。
c) 二元三次高阶: 控制点个数大于等于10,针对位置偏移很大的图像有较好的效果。
默认为二元一次线性。
6. 几何纠正后成图分辨率选择
成图分辨率: 0.5米,1米,5米,10米。默认为1米。
7. 采样间隔选择
在坐标系统转换中,图像的像素值也要进行重采样。采样间隔100%指纠正后的区域用原图像的一个像素值替换。而50%指纠正后的区域用原图像的4个像素值的均值替换。默认为100%。
8. 成图原点选择
由于计算机屏幕坐标系统的原点为左上角,而一般的坐标系统原点为左下角。所以,经转换后的几何纠正图像的坐标系统原点可选,默认为左下角。
9. 坐标xy互换选择
在试验或处理中,可将大地坐标的经纬度或xy坐标互换,默认为不互换。
10. 类型选择
类型指坐标的种类,有“经纬度”和“平面坐标”,默认为经纬度。坐标类型要选择正确,否则,运算会不正确。
11. 检查误差
检查误差可以检测每个大地坐标控制点对应在屏幕上坐标的偏差程度。点击“检查误差”按钮,在控制点配准列表框中的dSX和dSY列下,会列出对应SX与SY列下各点的相对偏差值。某个点偏差大就必须对该点的坐标(SX,SY)进行调整。双击某条目的SX或SY值,可立即编辑修改。重复点击“检查误差”按钮,修改不同的条目的SX或SY值,达到总体dSX和dSY都相对较小,而且合理。
12. 几何纠正试验与处理
点击“试验”按钮,如果控制点误差较大,会弹出提示框,终止试验。如果控制点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在屏幕原始图像上会逐渐显示几何纠正分布图案,以便判断。
在试验满意后,可点击“处理”按钮,选择经几何纠正后的图像名(.gmap),完成处理。其中以“gmap”为后缀的图像名是本软件特有的文件形式。
选择“提示”会在每次试验或处理过程中弹出提示框,告知“如果很慢,可按Tab键强行中断”操作,以便处理各种问题。
13. 方案的保存与载入
方案可将整个处理参数和数据保存至文件,在需要时可载入重复试验与处理。
Comments
Post a Comment